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偶像


很小的時候,記得自己很愛聽孫燕姿的歌,不管是熱門主打或是專輯裡一些不受矚目的歌曲,我都能朗朗上口,如今想起仍記憶猶新,不知她是否算是我生平的第一個偶像?

每次談到“偶像”這個詞,總會讓人想到周杰倫、王力宏,不然就是西方的麥克傑遜、碧昂絲等。廣義來說,偶像可涵蓋的領域包括文學界、藝術界、體育界、企業界等。有人很喜歡韓寒,當然也有人喜歡比爾蓋茲、林丹等。面對偶像,通常有兩種態度:理智欣賞或盲​​目崇拜。

我相信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有一個讓他發自內心地喜歡或崇拜的人物,而且大部分人都不止一個。到頭來,會發現處在不同的年齡階層的我們,會因為心境上的成長而有不同的品味。就算心中的偶像反復更迭,但就像愛情一樣,也許事過境遷,留下的甜蜜回憶卻會裱框成一幅美麗的畫深埋心底,象徵我們走過那段青蔥歲月。就像林夕所說的:“每個時期的偶像,都隨日子積累而硬化成一段歲月的標誌。”

我小學六年級時,台灣偶像劇熱潮正掀起,衝擊著時下青少年的生活。那時正值少女懷春期,當然也為《流行花園》裡那四位男生瘋狂過。那時只是尾隨別人的步伐,現在想起也對自己的年少無知暗自慚愧。經過歲月的洗禮,對偶像的態度也轉為理智欣賞了,雖然同時崇拜好幾個人物,但都屬於有理由的喜歡。音樂方面,台灣樂團蘇打綠帶給我許多正面的力量,而且因為他們詩意的歌詞及富有文藝氣息的形象,偶像的身份總是在音樂界與文學界不斷重疊。

文學方面,目前採取的策略是“四海之內皆偶像”。寫作及賞析技巧尚未純熟,唯有將各家的武功家數都納為已有。相信在未來漫長的閱讀歷程,總​​會找出那位影響我至深的作家。

不論是周杰倫、王力宏、韓寒、或是張愛玲,切忌不要走火入魔,偶爾迷戀就好。


28/3/2011《中國報》<醒目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