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伊斯坦堡散步(一):有頂大市集、聖索菲亞博物館、藍色清真寺、地下水宮殿

2019.10.4 - 10.11 土耳其

在伊斯坦堡的第一個清晨,走出青旅時仍可以強烈感受到暴雨剛離開的氣息,天空籠罩著烏雲。

特地挑了離舊城區各景點都在步行距離內的青年旅館,出門時啃著剛在門口買的芝麻圈,沒走幾步就到藍色清真寺前的廣場。

藍色清真寺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幾乎可以和伊斯坦堡觀光畫上等號。我很喜歡它們的地理位置與周遭的一切: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兩兩相望,中間是偌大的廣場和噴泉,廣場有很多散佈其中的座椅,遊客很多但不構成壓迫感,反而有種自在的愜意;廣場周邊到處是販售芝麻圈、烤玉米、烤栗子等街頭小吃的攤子;旁邊即是有輕軌穿梭而過充滿活力的大街。伊斯坦堡的鬧與靜,在這裡日日夜夜上演著。

清晨時分的伊斯坦堡街道,路面上是輕軌的軌道。 
土耳其的經典街景之一:路邊雜貨鋪büfe 

有頂大市集 (Grand Bazaar)

挑選有頂大市集作為探索伊斯坦堡的第一站,是因為聽說這裡換匯最劃算。

有頂大市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市集之一,從藍色清真寺過來,可以選擇搭輕軌或悠哉步行(十五分鐘左右)。市集共有十多個入口,跟一般土耳其的其他商場一樣,進去需經過安檢。裡頭巷弄交錯,擺賣香料、陶瓷、馬賽克燈、水煙壺、地毯等的攤位讓人眼花繚亂。

 
市集內隨處可見這種五彩繽紛的馬賽克燈。

市集內特別的風景,莫過於常有人提著擺放紅茶的托盤送到不同的攤位。紅茶裝在鬱金香形的杯子裡,人們提著托盤身手利落地在人群中穿梭。

我沒有特別要採買的東西,只是恣意亂逛。雖然很大,但裡頭買的東西重複性很高,很快就逛完了。

當然還有來這裡很重要的任務:換匯。市集周邊有幾家匯率都還不錯的換匯所,我貨比三家後,總算完成自己滿意的交易。

《地球步方》有提到市集和伊斯坦堡大學之間有一個舊書市場,販售各式各樣包含教科書、旅遊書、關於伊斯蘭美術或宗教的書籍等。從市集九號出口出去是一條販售鞋子和服飾的街道,攤販叫賣的聲響充斥這整條街道,人群熙來攘往,氣氛非常熱絡。左邊有條巷子正式通往舊書市場,拐進巷子果然別有洞天,方才的叫囂聲突然完全被屏蔽了,映入眼簾的是沿著石階擺設的一家家書攤。

 
舊書市集不止賣書,也賣伊斯蘭圖騰的畫作。 

拾階而上到最後是一個小公園似的廣場,各種書攤圍繞其中。這裡的氛圍和人潮跟剛剛見識過的簡直南轅北轍:人煙稀少、店家氣定神閒,經過時也只是慵懶地招呼你,還有幾隻小貓到處亂竄。

咪是土耳其再平凡不過的街景

這裡帶給我的衝擊實在太大了:幾步之外兜售鞋子或服飾的一群人熱絡叫賣,這裡的店家卻靜靜地或坐或站,等待有緣人將書帶走。我不禁在想:為什麼要賣書呢?在這觀光景點想必書不會比其他東西好賣吧?抑或是為了繼承家族生意?不管怎樣,這些人在我看來,有著一股不譁眾取寵的雍容氣度。

聖索菲亞博物館 (Ayasopya Musuem)

作為伊斯坦堡觀光區的地標之一,聖索菲亞博物館其實是座大教堂。在君士坦丁堡時期是希臘正教的教堂,君士坦丁堡淪陷後又被改為清真寺,可謂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大起大落。

 
烏雲籠罩下的聖索菲亞博物館 。

吃過午餐後我來到這座博物館,迅速在櫃檯買了票準備入場時,才發現自己做了蠢事:原來我去的櫃檯專售快速通道的票,難怪入口人滿為患,我卻可以如果快速買到票入場。可以早點進去固然好,但要付出的代價是比一般票72里拉貴了不少的105里拉。土耳其各景點的門票實在價格不菲,就算是一般通道,換算到來也要三百多台幣。

進到博物館,心中忍不住「哇」了一聲。裡頭確實很壯觀,挑高的迴廊留存了不少馬賽克壁畫。教堂有著類似古堡的肅穆和陰森,可惜很多地方在維修,那些鷹架在視覺上真的很掃興。

 
教堂內頗有古堡陰森肅穆的氣氛。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藍色清真寺的指標性肯定不用多說,連輕軌站都直接用它來命名了(Sultanahmet)。每天從輕軌站走回青旅都會經過它,每回端倪都讓我內心有「我真的來到伊斯坦堡了誒」的激動。

清真寺前的廣場,中央有座噴泉。 

不過,參訪完藍色清真寺,說真的難掩內心的失望。

首先,清真寺內部的瓷磚和圖騰設計固然漂亮,但又說不上讓人驚艷;再說,參訪藍色清真寺更像是一個觀光客的例行儀式:脫下鞋子或租借頭巾(這時慶幸剛好穿的是連帽外套,帽子掀上來了事),拎著鞋子入內放到靠近入口處的鞋櫃上,繞一圈拍照,結束。最後,一如我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感受到的掃興:又是佈滿鷹架的整修畫面。

「寺內幾乎沒有其他異教徒,但是沒有人好奇地打量我。禮拜結束以前,我一直閉目聆聽教徒吟誦的可蘭經。有時候催我入眠,有時候激起無限遐思。但多數時候讓我有著奇異的平靜,舒適地置身在不明意義的可蘭經句裡。」- 澤木耕太郎《深夜特急》

如今的藍色清真寺,完全沒有《深夜特急》裡所述說的平靜,有的只有魚貫入內的遊客。

走出藍色清真寺,正茫然下一站該往那裡時,一位年輕的土耳其男子經過我面前,笑容滿面地「Konnichiwa! 你好!」跟我打招呼,然後就徑自主走遠了。有點輕浮有點可愛,我忍不住笑了。

地下水宮殿 (Yerebatan Sarnıcı)

距離藍色清真寺廣場約莫一條馬路的距離,即是在當年扮演蓄水池角色的地下水宮殿。這裡的門票跟其他景點比起來相對便宜,只要20里拉。

排隊購票時,不時有人會向遊客兜售快速通道的門票,保證可以不用排隊直接入場,當然價格不菲。這跟我在聖索菲亞博物館前的官方櫃檯似乎不太一樣,也不知道他們用的是什麼管道。這些人一直陰魂不散,試圖說服排隊中的遊客向他買票。排在我後面的人只冷冷地回了對方:I like to queue.

排隊時,我注意到門口的告示寫著:適逢遺址修復,蓄水池的水將被排空,敬請見諒。接連遇到修復的狀況,我開始覺得自己來得不是時候了。

地下水宮殿裡頭不大,大約二十分鐘便可走完。裡頭空氣中有股潮濕的味道,散發著詭譎神秘的氣息,但乾涸的水道實在太令人扼腕了。那樣的燈光和氣氛,若有水會加分一百倍!把水排乾的水宮殿像掀了底牌的玩家,讓人一覽無遺得幾乎沒有太大神秘感了。

乾涸的地下水宮殿仍可見到地面的水漬 。

離開地下水宮殿時約莫下午四點多,散步回青旅時再度路過藍色清真寺。十月初的伊斯坦堡開始有點涼意,坐在廣場的椅子上觀察著周遭成群的遊客,冷到受不了時就慢慢走回青旅避寒。

吃在土耳其

晚餐時分聽取青旅員工的建議,走幾步路到附近的一家餐廳吃飯。在土耳其這麼一個愛吃烤肉的國家,不吃牛羊的我其實很吃虧,又因為宗教關係沒有豬肉的選項,每天不是吃雞肉就是吃蔬菜。

在伊斯坦堡的第一個晚餐,是這份只要18里拉的烤雞料理,味道非常棒。 

我點了主食是茄子的鐵鍋料理,只要17里拉,非常便宜。而且,在伊斯坦堡待了兩天後我終於懂土耳其料理的精神了,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有麵包。不論是外皮酥脆但裡頭很有嚼勁的棍子麵包,或是柔軟長得像馕的圓形麵包,總之我在土耳其幾乎每餐都吃到麵包。

在青旅附近的Doy Doy Restaurant, 點了這份Eggplant Casserole, 意即茄子的鐵鍋料理。 

雖然不是首都但卻熱鬧非凡且匯聚著不同迷人色彩的伊斯坦堡,讓我對於探索其他角落更加期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