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不即不離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2016/台灣、馬來西亞/80 min

導演:廖克發













一年前在清大放映《不即不離》,廖克發導演當時也來到現場,映後交流時透露了當時正在募資籌拍長片版本。當時短版問世已有一段時間了,之後導演還完成了短片《妮雅的門》並且在釜山影展獲獎。正當我以為長版《不即不離》大概會以一種十年磨一劍的進度在進行時,一年後翻開第18屆台北電影節的手冊,驚見八十分鐘的版本要在電影節做世界首映,不禁暗自佩服導演驚人的毅力與行動力。

電影人與我們一般人最大的差別是,他們持續在做夢,並且持續在執行它們。那無比的續航力,是我們所望塵莫及的。

短版我看過兩次。對於國族歷史和國家動態,我腦袋常呈現一片空白,有時甚至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好在我喜歡看電影,影像這個媒介很奇妙地在我與那陌生地帶間築起一道橋樑。去年看完後,我好像稍微懂得多一些,至少比歷史課本上那簡略帶過關於馬來亞共產黨的敘述認知多了一些。

記得一年前導演說過,在做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取得的素材越來越多,包括許多被採訪者相繼介紹與馬共有淵源的人給導演認識。因此雖然有計劃發展成長片,但其內容走向和敘事著力點尚未確認,極有可能砍掉重練。

今天看完八十分鐘的版本後,果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短版的破題工具是那幅畫像,那幅家人閉口不談的阿公畫像。從家人回憶起阿公和阿嬤時的叨叨絮絮,一段我們都應該認真審視的過去——關於馬共的歷史輪廓才開始慢慢浮現。

長版中,切入角度改變了,導演的爸爸成了破題者,從爸爸看爸爸的爸爸,再看馬共。阿公的自畫像雖然後來還是出現了,但更重要的照片,是那張阿公缺席的全家福。照片中那個缺了阿公的角落,成了導演挖掘的動力。更多來自與中國、香港和泰國的前馬共成員的訪談與自白,交叉敘述導演對阿公的追溯與想像,大大擴張了整部片的格局與面向。

更有意義的事是,長版中採訪了曾參與馬共的馬來同胞,糾正了許多人心中以為馬共只有華人成員的謬誤歷史。可惜,馬來同胞的訪談篇幅稍嫌短了一些。如果可以採訪到印籍前馬共成員,那就是更完整的視角了。導演事後說,其實現存的印籍前馬共成員僅有一位,原本已經爭取到採訪機會,可惜遇到一些阻滯而作罷。

當時短版的配樂採用了電影《戀戀風塵》中非常好聽的《歲月的船》,雖是完全不同的類型與題材,但卻未顯得格格不入,反而映襯出另一種淡淡的惆悵。長版沒了《歲月的船》,雖然小失望但還好有不同曲風且好聽的印尼情歌。印尼情歌的旋律就是Negaraku這件事讓我很詫異,在那一刻我突然驚覺自己根本不知道國歌是怎麼來的。導演說我們的國歌是取自一首法語歌的旋律,那首印尼情歌叫Terang Bulan。第一次覺得原來我們國歌的旋律是好聽的,而且聽到這個旋律可以不用起立立正反而可以光明正大地翹腳坐著,感覺很過癮。

導演擅長用不同的鏡頭切換來說故事,完全沒在浪費每一顆鏡頭,拍膠林、橡膠種子、老舊相片與家俱、父親的側面與背影,還有訪談中談到阿公帶父親去洗澡時破舊陰暗浴室裡的那缸水、談到父親愛狗時母狗哺乳小狗的畫面,都是一種高級的情緒鋪陳。

我喜歡訪談中一位住在廣州名字好像叫做張平的老婆婆,喜歡她那豪爽的個性,和為自己過去的革命精神引以為傲的表現。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我白天住在中國,晚上其實做著馬來西亞的夢。」夢中她回到熟悉的膠林、煮咖哩、吃著最愛的娘惹糕,講到這裡自己也哽咽了。之後鏡頭帶到她在家中烹煮怡保白咖啡,還加入濃濃的煉乳,她用這種方式緬懷自己最愛的國土。我呢?白天住在台北,常常吃著馬來西亞帶來的泡麵和辣醬,喝著那裡帶來的沖泡飲品,但我晚上沒有做著馬來西亞的夢。

對於片名,我個人的解讀是,阿公雖然在自己家中常常缺席,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沒有盡到一家之主之責。但他在執行另一個身份——馬共成員的任務時,是從未缺席的。因為馬共的那不退縮的捍衛,才得以結束日本對馬來亞的統治,也因為他們,才點燃了馬來亞爭取民主獨立的決心。

我喜歡英譯名Absent Without Leave,雖然缺席,但從未離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