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聚。離。冰毒:趙德胤的電影人生紀事

看電影《冰毒》是一年前的事,當時是在公開放映的場合,導演趙德胤也在場。

當時是讓我最易昏昏欲睡的晚間時分,坦白說,電影冷峻緩慢的步調讓我一度在觀眾席闔上了雙眼。但電影後半部至結局的部份力道太強勁,我不止從中驚醒,思緒還停留在的電影的後座力中久久未能平復。

在誠品書店看到這本《聚。離。冰毒:趙德胤的電影人生紀事》時,坐下來翻閱一下就是一個小時過去,最後還是沒有買下這本要價快台幣四百元的書。當時我印象深刻的是,由於導演回家鄉緬甸拍片是未徵得當局政府的同意,因此會讓劇組顯得張揚的攝影器材,是由導演和製片上網購買可拆卸式的,到雲南取貨後再搭好幾天的車回緬甸。我當時不知道,這只是這部電影的拍攝之路克難的開頭而已。


幾個月後在二手書店買了這本書時,對書面上的化學分子深感不解:到底為什麼趙德胤的書要畫一個化學分子在上面呢?後來才突然頓悟,這是俗稱冰毒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的分子結構。

這化學結構於這本書,就像冰毒於這部電影,是緬甸到處是灰色地帶的象徵符號。

我相信即便是電影的門外漢,都知道七人的工作團隊、台幣一百萬元的拍攝成本、十個工作天於一部電影的誕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所要克服的不僅是人力、資金和時間的限制而已。雖然已經解除鎖國政策,但緬甸依然是相對封閉的社會。為避免引起軍政府當局的顧忌與刁難,這部電影被迫以「打游擊」的方式拍攝。連導演自己也認為,一部電影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的。但礙於現實,他也只能在種種限制之下創造電影的新高度。

雖然早就知道《冰毒》獨特的拍片方式,讀完此書才驚覺,原來簡單的鏡頭背後,是一次次的鋌而走險,頗有荊軻刺秦王之勢。

我總覺得導演的兒時紀事,以及在當地社會上演的真實故事,比起《冰毒》這部電影,更具戲劇性。

我們從未有一個機會,去好好了解緬甸這個國家,以及在那塊土地生長的人們。當地華人要學習中文,須在緬文學校還未上課時,比其他人更早起床,到偷偷搭建的華文學校上課。還得利用緬文學校的假期到華人學校瘋狂補課,因此對於一心一意要學中文的華人子弟來說,從沒有假期這回事。

同為東南亞華人,想到自己從小不費任何力氣就可以獲得學習中文的機會,學習路上總是遇到好老師,中文書籍也在各書店垂手可得,不禁汗顏。

當然,緬甸華人的困頓,不僅止於母語的學習而已。難以擺脫的貧窮命運、軍政府的壓迫、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走私物品與販毒的灰色地帶……在今天仍然是構築成緬甸華人社會的種種夢魘。

這本書就像一扇門,帶我們窺探種種在當地社會中令人難以置信的殘酷現實。打開這扇門之後,我才知道這個離我們不遠的國家,無論是社會風貌、經濟狀況、政治局面都如此截然不同,可說是活生生上演著千百種故事的劇場。

突然想起曾經同寢多年的緬甸華僑室友,她身上承載了許多值得挖掘的故事。我竟然從未嘗試去理解和體恤,不禁有點自責。

拍電影就像導演的尋根之旅。祖父從雲南來到緬甸,自己在緬甸土生土長,十幾歲來台唸書,對台灣產生一股無法割捨的情感。在漂泊與離散中,回到成長的緬甸臘戌拍片,挖掘連自己也從未參與過的許多故事,與這片故鄉的情感連結,彷彿也更緊密了一些。

導演那句「永遠在台灣想念緬甸,在緬甸想念台灣」實在令人動容。

而我,何嘗不是「在台灣想念大馬,在大馬想念台灣」?才發現,早就習慣讓情感奔走於兩地,各取其溫暖,用以療傷與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