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rcycle Diaries

2005/USA, Germany, UK, Argentina/125 min

Directed by: Walter Salles











這是一路公路電影,也是一部傳記電影。既有公路電影的浪漫情懷,亦有革命英雄的壯志雄心。

電影改編自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這不是一部小說,不是一部傳記,是一般人都有能力書寫的日記。既然是日記,內心獨白就多,甚至免不了生活中的一些叨叨絮絮。要將一本日記拍成電影,如何取材及情節的拿捏就是一門功課了。

這場跨越南美洲、長達八個多月的旅程,是切·格瓦拉心中那股革命之火的萌芽期。他雖然活不到四十歲,但短短的生命旅途卻是跌宕起伏,戲劇性十足。對於一個導演來說,皆是信手拈來的電影題材。再說,除了這本摩托車日記,切·格瓦拉還有不少著作。尤其是成為革命家打游擊戰期間,還著有《非洲之愛:剛果革命鬥爭日記》和《玻利維亞日記》。

導演Walter Salles為何選擇改編這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是哪個面向的切·格瓦拉?

最直接的說法,是Walter Salles一向擅長處理公路相關題材的電影,在影壇更有「公路電影大師」的稱號。他相信這段八個多月的旅程是切·格瓦拉未來投身革命事業的重要導火線之一。於是,將切·格瓦拉的文字重新整理後轉換成電影畫面,讓觀眾跟隨切·格瓦拉的視角,來看在這些拉丁美洲國家所遇見的人與事。

這趟旅程的起源,純粹是兩個不甘於現狀的年輕小伙子的瘋狂想法。隨著旅程的進行,他們從家鄉阿根廷深入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心情上從原本的興奮與愉快逐漸過渡到悲憫與沉重。在路上,他們遇到許多無產階級,與他們溝通、交朋友。慢慢地,逐漸看清這些活在西方勢力底下的族群,臉上呈現出的無奈與哀愁。與原著相比,這種心情與步調上的過渡,在電影裡更為顯而易見。


如果把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當作旅行文學來閱讀,結果是讓人失望的。他鮮少著墨於刻畫旅途風景,反而是大量書寫內心的衝擊與省思。或許,比起喜愛旅行的人,這本日記更適合那些對周遭社會有諸多不滿、有革命野心的人。Walter Salles卻可以在這些看似在咆哮和控訴的文字中加以篩選,最後構成一幅幅美麗的旅途畫面。而切·格瓦拉重要的內心獨白也適時地出現。這些獨白太多或太少,都會造成失衡。

改編原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容易被原著制約而陷入創作瓶頸。這時需要讓自己自原著抽身,將原著中原有的養分排列組合,或加入自己的創作素材,讓成果更貼近改編的精神。切·格瓦拉在旅途上實際遇到的人事物順序在電影裡有所調整。而且編劇還加入了橫越橫渡亞馬遜河的片段。

在聖帕伯羅痲瘋病人村裡,某天切·格瓦拉對阿爾貝托感嘆他眼前的這條河將生病與健康的人分開了。直到他在北邊與「健康」的人開派對慶生那夜,不知哪來的衝勁,讓他只丟下一句「我想到對岸慶生」後便躍入河中,奮力游到南邊與「生病」的人相聚。這段固然可以理解成是切·格瓦拉浪漫與重情重義的性格展現,但更隱喻了他欲跨越這道不該存在的藩籬的熱切渴望。猶如他在慶生派對發表的演說:「我們相信把美洲劃分為各個不穩定的本不存在的國家,是一大虛妄」、「我們是單一的混血融合族群,有著種族上的太多共同點」。將橫渡亞馬遜河的初衷落實到未來拉丁美洲的革命,就充分展現了切·格瓦拉是位極富浪漫情懷的革命家。

編劇在寫劇本時,偶爾加入了兩位旅人的吵架片段作為劇情的衝突,也在這些片段中讓兩人的性格慢慢成形。歷史人物在後人的評價中向來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電影在塑造切·格瓦拉的人格特質時太過刻意,浪漫、富憐憫心、忠於自己……應適當讓觀眾看到他性格當中負面的一部分。或許,Walter Salles單純想從公路電影與改編原著的角度切入電影核心,無意和切·格瓦拉的政治爭議沾上邊。在旅人和革命家的兩種身份中,Walter Salles顯然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塑造切·格瓦拉身為旅人的浪漫性格。


我想,大概是因為Walter Salles本身也是個浪漫的影像創作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